今年以来,我市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、省、市各项强农、惠农、富农政策,同时,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,大力发展现代农业、功能农业,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,前三季度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稳中向好。
一、农业经济运行平稳
(一)农林牧渔业经济总量不断增长,增加值增速明显回升
前三季度,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7335.4万元,按可比价计算,比上年同期增长3.7%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9693.8万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3.6%,增速比上半年的1.5%提升2.1个百分点,其中:农业增加值22570.8万元,增长1.4%;林业增加值7578.8万元,增长3.3%;畜牧业增加值26851.6万元,增长6.2%;渔业增加值807.4万元,增长24.7%;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885.2万元,增长2.0%。
从农林牧渔业产值构成来看,种植业和畜牧业占主导地位,其中,种植业增加值占总增加值的37.8%,畜牧业占比45.0%(具体见下图)。

(二)粮食产量再获丰收
1、夏粮播种面积、产量均呈增长态势
全市夏粮播种面积为4804.5亩,比上年增加124.5亩,增长2.7%;产量1124.5吨,比上年增加32.5吨,增长3.0%;单产234.1公斤/亩,比上年增加0.7公斤/亩,增长0.3%,夏粮生产情况良好。
2、秋粮播种面积下降、产量预计略高于上年水平
全市秋粮播种面积为78.7万亩,比上年减少2.0万亩,下降2.5%;预计秋粮单产为329.4公斤/亩,比上年增加9.4公斤/亩,增长2.9%;预计秋收粮食总产量为25.9万吨,比上年增加1033.3吨,增长0.4%,全年粮食产量再获丰收。
(三)畜牧业生产稳中有增,价格涨跌互现
1、生猪饲养量略增,价格波动较大
9月底,全市生猪存栏13.7万头,比上年同期增加2172头,增长1.6%;其中能繁母猪1.5万头,下降1.2%;前三季度生猪出栏16.0万头,比上年同期增加8956头,增长5.9%。
在生猪饲养相对稳定的同时,生猪价格出现较大波动,生猪出栏价格从年初的9.0元/斤左右,跌至上半年的6.5元/斤左右,到三季度回升到7.0元/斤左右。
2、牛存、出栏均为增长趋势
9月底,全市牛存栏8001头,比上年同期增加276头,增长3.6%;其中奶牛1361头,下降3.7%;前三季度牛出栏2036头,同比增加697头,增长52.0%;牛奶产量4363.2吨,下降13.2%。
近年来,我市新增了一些肉牛饲养户,扩大了肉牛饲养量,使全市牛存、出栏均有所增长,如盂县东梁村的新瑞立邦有限公司就有上千头的肉牛存栏,今年初,郊区荫营镇的东落菇堰村、旧街乡的新庄窝村也新增了500头的肉牛养殖。
3、羊存栏下降、出栏增长
羊的饲养渐趋平缓。前三季度,羊的饲养量17.4万只,同比下降8.4%。其中,羊存栏12.3万只,比上年同期下降14.6%;前三季度羊出栏5.1万只,增长10.5%。
4、家禽存、出栏呈下降趋势
9月底,家禽存栏235.2万只,比上年同期减少1.0万只,下降0.4%;其中蛋鸡存栏207.2万只,增长1.6%;前三季度家禽出栏191.1万只,下降15.6%;禽蛋产量21098.3吨,增长2.6%。
今年年初,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家禽疫病,引起了社会对家禽产品的消费恐慌,对家禽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,鸡蛋的出厂价格从年初的3.2元/斤跌至今年上半年的2.5元/斤。到三季度,蛋价又迅速上涨到4.5元/斤左右。价格的上下波动,让养殖户思路迷惘,不敢扩大规模,致使全市前三季度家禽饲养量减少。
(四)蔬菜及食用菌增长,瓜果、中草药材下降
1、蔬菜及食用菌面积、产量均增长
今年入夏以来雨水充足,有利于蔬菜及食用菌的生长,全市蔬菜播种面积、产量总体平稳发展,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为19036.5亩,比上年同期增长19.3%,产量为41059.5吨,比上年同期增长1.4%。
2、瓜果、中草药材产量均下降
截止9月底,瓜果播种面积为120亩,比上年同期下降29.2%,产量为166.8吨,比上年同期下降13.4%,瓜果类作物主要是由于效益不好,西瓜种植面积下降,改种粮食作物,导致产量下降。
中草药材播种面积为12787.5亩,比上年同期增长19.2%;产量为91.5吨,比上年同期下降89.8%。
中草药材由于是多年生作物,有种植周期长、跨度大、不规律的特点,许多地方由于药材不到收获期而没有产量,直接影响了全市中草药材的产量大幅下降。
二、当前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
1、农业生产条件仍显薄弱。这是一个老问题,我市地处山区,农业现代化发展严重不足。虽然近年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投入不断增加,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,但是自然条件仍是制约全市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。
2、农村劳动力明显不足。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,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农村进入城镇,但由于就业岗位和专业技能所限,农民进城务工多为青壮年劳动力,造成了目前农业生产主要靠中老年人和妇女,由于缺乏青壮年,农村整体服务能力明显减弱,村干部年龄普遍偏大,留守老人、留守儿童、留守妇女成为农村社会的主力,农村发展问题日益突出。
3、农业生产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,抗风险能力较弱。我市地处山区,本身自然环境制约了农业生产条件的发展,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限制,一遇到干旱、疫情等灾害,就会严重影响全市的农业生产。
三、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
1、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,提高生产能力。如补贴扶持建设村庄蓄水池、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和盐碱地改造、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行动等,增加土地肥力,提升土地产出能力。
2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。要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,全力抓好农业风险防控工作。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,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,加大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力度。二是加强动物疫病中长期防治,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制,同时,加强动物卫生监督、农资打假、农业灾情调查等工作。
3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。一是积极培育新型企业,加快经营合作社、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;二是突出本地特色主导产业,如小杂粮、核桃、苹果等产业,大力推进技术创新,推出高产优质农产品。